今天去TRU买了一堆玩具,主要包括两套橡皮泥、一套小桌椅和一套train set。拿回家以后,妈妈把train set和其中一套橡皮泥藏起来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爸爸妈妈才把那套小桌椅装起来。Aiden午觉起床以后,就在那里热火朝天地玩起橡皮泥了。我们一起做了很多蛋糕,三角形的、正方形的、五角星的、菱形的。话说这个菱形的模具我们没有,但是妈妈做了2个三角形,Aiden把它们拼在一起就成了菱形。还作了各种形状的pasta、作了字母。爸爸给Aiden做了一只小狗。
玩了一晚上,Aiden很兴高采烈的。这个真是一个超级混时间的好玩具。
Saturday, February 27, 2010
Friday, February 26, 2010
本领继续增加
跟外婆就parenting style进行了沟通,有一些成效。Aiden昨天晚上很高兴,小嘴拍马屁说自己是“外婆的心肝宝贝,爸爸妈妈的命根子”。
Aiden在玩具的帮助下,Aiden已经把26个英文字母当中除了H、N和Z都认识并会发音。这3个字母可能认识,但肯定不会发音。对字母有空间的概念,比如会自己说“W倒过来是M,M倒过来是W”,“O加上小尾巴就是Q”,“X倒过来怎么还是X呢?”学字母的过程还是很愉快的。基本上以玩具自学为主,Aiden拉着爸爸妈妈要画字母的时候,爸爸妈妈按照他的要求给他画画。
开始认识数字了,对1、2、3代表什么有概念了,会数到10已经很久了。昨天突然在LEGO里面把有“1”的那个LEGO找出来给妈妈,说“这个是1”。
又认识了许多形状。比如菱形,diamond。Diamond是妈妈完全没有教,Aiden先从英文开始认识的一个事物。因为很多玩具中有这个,Aiden昨天就突然指着一个跟我说“那是Diamond”,妈妈这才告诉他“Diamond就是菱形”。
多认识了一个Lexus车的标志,这是妈妈教的。
说话越来越有逻辑了,比如:会说自己“要把蒲公英种在土里”。在妈妈画的W字母当中盖了个三角形的章,就会说“W里面有个triangle”。
会学很多动物的叫声,比如猫、狗、公鸡、小羊,鸭子等等。学得还很像。
一个事情跟他说几遍他就清楚的记下来了。比如,乌鸦喝水的故事,妈妈前后讲了5、6遍给Aiden。现在Aiden喝水的时候,他就会自己讲一遍:
“宝宝口渴了,乌鸦也口渴了”
“乌鸦的嘴很大”(捂住自己的嘴)
“乌鸦要喝水,就把石子扔到水里,水面就上升了”(双手上举状)
“乌鸦就喝到水了,宝宝也喝到水了”(哈哈大笑,开始喝水)
很多儿歌都唱全部和部分了。唱起来自然是没调的,呵呵。
常常觉得Aiden真的太聪明了。
Aiden在玩具的帮助下,Aiden已经把26个英文字母当中除了H、N和Z都认识并会发音。这3个字母可能认识,但肯定不会发音。对字母有空间的概念,比如会自己说“W倒过来是M,M倒过来是W”,“O加上小尾巴就是Q”,“X倒过来怎么还是X呢?”学字母的过程还是很愉快的。基本上以玩具自学为主,Aiden拉着爸爸妈妈要画字母的时候,爸爸妈妈按照他的要求给他画画。
开始认识数字了,对1、2、3代表什么有概念了,会数到10已经很久了。昨天突然在LEGO里面把有“1”的那个LEGO找出来给妈妈,说“这个是1”。
又认识了许多形状。比如菱形,diamond。Diamond是妈妈完全没有教,Aiden先从英文开始认识的一个事物。因为很多玩具中有这个,Aiden昨天就突然指着一个跟我说“那是Diamond”,妈妈这才告诉他“Diamond就是菱形”。
多认识了一个Lexus车的标志,这是妈妈教的。
说话越来越有逻辑了,比如:会说自己“要把蒲公英种在土里”。在妈妈画的W字母当中盖了个三角形的章,就会说“W里面有个triangle”。
会学很多动物的叫声,比如猫、狗、公鸡、小羊,鸭子等等。学得还很像。
一个事情跟他说几遍他就清楚的记下来了。比如,乌鸦喝水的故事,妈妈前后讲了5、6遍给Aiden。现在Aiden喝水的时候,他就会自己讲一遍:
“宝宝口渴了,乌鸦也口渴了”
“乌鸦的嘴很大”(捂住自己的嘴)
“乌鸦要喝水,就把石子扔到水里,水面就上升了”(双手上举状)
“乌鸦就喝到水了,宝宝也喝到水了”(哈哈大笑,开始喝水)
很多儿歌都唱全部和部分了。唱起来自然是没调的,呵呵。
常常觉得Aiden真的太聪明了。
Thursday, February 25, 2010
Aiden性格的两面性
妈妈似乎明白T2是怎么到来的了。
Aiden在妈妈这里继续是个乖孩子、很能讲得通道理。但这几天在外婆那里已经是很明显的T2表现了。
昨天妈妈带Aiden去医生那里看下感冒。医生要用听诊器听Aiden的呼吸,Aiden有点紧张。妈妈笑嘻嘻的跟他说,医生阿姨要挠你的小肚肚了。然后医生要听背后的时候,妈妈又说阿姨要给你挠小背背了。Aiden可高兴了,笑嘻嘻的让医生阿姨检查完了其他项目耳朵、眼睛。医生阿姨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cooperative的小朋友,太乖太sweet了。
可是一到今天早上,外婆喂牛奶,Aiden调皮推了一下,外婆可能教训了几句。Aiden就整个彻底不喝了,喂一口、吐一口。后来外婆喂早饭,也不吃。再后来在后院玩,也是外婆要他怎么样就一定要反着做。或者有意捣乱,比如把sand table的沙弄得到处都是。外婆自然生气要骂人,结果越骂Aiden越吼。
直到妈妈起床来,Aiden一下子又乖了。妈妈说不能干啥,马上就停了。然后妈妈去喝牛奶,让Aiden陪妈妈喝。Aiden自己抱着碗学妈妈咕嘟咕嘟的就喝了一大碗。可就这样,妈妈一直折腾到10:30才离开家去上班。
妈妈的parenting style和外婆的parenting style完全是两个极端。妈妈是被骂大的,不喜欢骂人。而外婆习惯了用骂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而Aiden在两种截然不同的parenting style中挣扎。表现出来的就是只要妈妈一出现,就立马变成terrific two;只要跟外婆发生矛盾,马上就是terrible two。
迷惑,不知道该怎么办。虽然已经打算去preschool,可那也是一段时间以后了。
Aiden在妈妈这里继续是个乖孩子、很能讲得通道理。但这几天在外婆那里已经是很明显的T2表现了。
昨天妈妈带Aiden去医生那里看下感冒。医生要用听诊器听Aiden的呼吸,Aiden有点紧张。妈妈笑嘻嘻的跟他说,医生阿姨要挠你的小肚肚了。然后医生要听背后的时候,妈妈又说阿姨要给你挠小背背了。Aiden可高兴了,笑嘻嘻的让医生阿姨检查完了其他项目耳朵、眼睛。医生阿姨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cooperative的小朋友,太乖太sweet了。
可是一到今天早上,外婆喂牛奶,Aiden调皮推了一下,外婆可能教训了几句。Aiden就整个彻底不喝了,喂一口、吐一口。后来外婆喂早饭,也不吃。再后来在后院玩,也是外婆要他怎么样就一定要反着做。或者有意捣乱,比如把sand table的沙弄得到处都是。外婆自然生气要骂人,结果越骂Aiden越吼。
直到妈妈起床来,Aiden一下子又乖了。妈妈说不能干啥,马上就停了。然后妈妈去喝牛奶,让Aiden陪妈妈喝。Aiden自己抱着碗学妈妈咕嘟咕嘟的就喝了一大碗。可就这样,妈妈一直折腾到10:30才离开家去上班。
妈妈的parenting style和外婆的parenting style完全是两个极端。妈妈是被骂大的,不喜欢骂人。而外婆习惯了用骂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而Aiden在两种截然不同的parenting style中挣扎。表现出来的就是只要妈妈一出现,就立马变成terrific two;只要跟外婆发生矛盾,马上就是terrible two。
迷惑,不知道该怎么办。虽然已经打算去preschool,可那也是一段时间以后了。
Tuesday, February 23, 2010
转载:多一只眼睛,看破关系的迷雾——心灵的六个定律(二)
作者:武志红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
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这叫认同。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是我们的内在的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所以,不必将关系中发生的事情简单地归到自己身上,或他身上。相反,我们应该多一只眼睛,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审视你和对方。
本栏目上周(http://blog.sina.com.cn/u/54764559010008rz)的文章,讲述了心灵成长的前三个定律,其中第三个定律讲到,我们所谓的人格是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即“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母”的关系。并且,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基本在6岁前形成。
那么,第四个定律就是,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我们与他人、社会乃至世界相处的基石。
简而言之就是,童年时,我们怎么与父母相处,长大后,我们就怎么与其他人相处。
不过,这个相处模式也有变数。某一时刻,在某个关系中,你会以“内在的父母”自居,而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对方身上,而在另一时刻,你或许以“内在的小孩”自居,而将“内在的父母”投射到对方身上。
并且,你在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向外投射的时候,关系的另一方,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这就是人际互动的主要方式。
这里所说的互动,不只是我们与其他人的言语的互动,还有来自潜意识的信息的互动。相对于意识层面的言语的互动,潜意识的互动更重要。
这也不只是我们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的互动,还包括我们通过书本、网络和电视等媒介与其他人的互动。
这也不只是我们与人的互动,还有我们与其他生灵乃至大自然的对话。
在这所有的互动中,内在的关系模式都是基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一直恒定不变。相反,与其他人、与社会和与自然的每一个互动都是机会,即促进你的心灵改变的机会。当然,这也常常蕴涵着风险,每一个互动都可能把你的心灵拉进黑暗。
如果只讨论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可概括为一句话,即,关系并非是两个人的事情,其实是两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的互动。
要认识这样的互动,我们就需要多一只眼睛,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跳出来,并从一个近乎旁观的视角审视一下你与他人的互动游戏。
他为什么甘于被同学羞辱
与人相处时,我们须意识到,我们面对着的那个人,并非是一个简单一致的人。其实,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关系,即这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
并且,这个人与你相处时,一定会玩投射的游戏。或者,他会把他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中的“内在的父母”投射给你。或者,他会把他的“内在的小孩”投射给你。
这几乎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应知道,一个人怎样面对自己,其实反映着这个人的内心。他怎样对待你,其实反映着他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相处模式。
前天,在一家餐馆吃饭时,餐馆的服务员和我聊起天来,她讲到,有两个男孩常来这个餐馆吃饭,男孩A一身名牌,显然家境很好,男孩B有些寒酸,显然家境一般。
不仅如此,男孩A还帅气、高大,而且学习成绩似乎更出色。总之,他似乎在各个方面都比B显得出色一些。
女服务员说,也因此,A趾高气扬,总是很无情地对待B,一会儿说,你怎么能用手吃比萨,简直就是原始人吗!一会儿又说,你怎么这么笨,吃饭的样子真是难看。最后,该结账了,A看似豪爽但其实很尖刻地说,我知道你很穷,当然是我结账了。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势利!”女服务员感慨道。
“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势利的家庭。”我对她解释说。
可以推测,A的家庭缺乏平等观念,他的父母和家人不仅瞧不起别人,他们在家中也会彼此制造压力,要是谁在某一方面不够“优秀”就会瞧不起谁。这就在A 心中形成了“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常瞧不起“不够优秀的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有了这样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后,A就会把它带到任何关系中,B只是被他选中的一个而已。
他先在家中习惯了被挑剔
甚至,A看似很在乎优秀不优秀,但其实,他很喜欢和B这样处处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因为只有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他才可以完美地把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出去。因为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他内心中会有许多冲突和不良情绪,必须宣泄出去,他才会感觉好一些。
同样,还可以看出,B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也大有问题。女服务员说,尽管不断遭受A的羞辱,但B一直笑嘻嘻的,好像没有什么不满。这可以推测,B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是赞同“优秀者”有资格羞辱“不优秀者”的。极可能,B的父母或家人经常拿B和别的孩子做比较,并且会斥责甚至羞辱达不到他们理想要求的B。这导致B和A一样,内心中也有一个“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和“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于是,当外在条件都胜自己一筹的A不断羞辱自己时,有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的B认为这是合理的,自己该被羞辱。
此外,还可以更进一步推测,当A遇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的羞辱时,他可能也会安之若素。至于B,他也会去羞辱不如自己的人。
然而,假若B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另外一回事,讲究相互尊重和平等,那么他就会不吃A那一套,会对A的羞辱加以还击。
用心理学的术语讲,A羞辱B,是投射,即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强加在B的头上。B接受了A的羞辱,是认同,更准确地说,这叫做投射性认同。但假若B不接受A的羞辱,这就叫做投射不认同。
投射与认同,这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
——————————————————
名词解释:投射与认同
我们常说,一个人怎么对待别人,其实是这个人的内心的反映。
这个道理,套用一个心理学术语,就是投射。
更细致的解释是,一个人的外部的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他的内心关系向外的展现。
譬如,假若一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是“挑剔的内在的父母”与“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那么,这个人的现实的人际关系,要么是他瞧不起别人,要么是他甘于被别人瞧不起。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就要明白,他挑剔你,其实并非是你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问题。他是把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到你身上了。
不过,接不接受他的投射,就是你的问题了。
在一个心理学论坛上,23的女孩阿娜写道:“很多人都摆出一副长者的姿态来教训我这个没事找事、顽固不化、不懂事的小孩子。”
这些摆出长者姿态的人来教训她,可以理解为,他们正在向她投射他们的一些东西。一般而言,他们投射给她的,就是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因为这些教训,阿娜很容易受到影响。别说教训了,甚至“一旦别人有一点表示出不满,我就有天塌下来的感觉”。
也就是说,这些人对她的投射,都成功了,都严重影响到了她。按照心理学的说法,就是她认同了这些人投射给她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那些人向她投射,是他们的事,而她认同这些投射,就是她自己的事。
她为什么这么容易认同这些投射,这么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呢?原来,她的父母一直就是这样对她的,他们几乎从来不夸她,而只是一味地挑剔她指责她甚至羞辱她。由此,她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和“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别人之所以那么容易把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她的头上,是因为她的内心中首先有了一个“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这种互动模式令阿娜非常痛苦,她渴望摆脱这种痛苦。那么,她可以给自己的心灵多一双眼睛,当别人再次动辄指责她时,她可以告诉自己,这些人其实是把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投射过来了。这不是她的问题,而是他们的问题。
譬如,就在这个心理论坛上,一个经常以专家口吻训斥别人的网友辱骂阿娜说:“没出息的臭丫头,要是你找我做心理咨询,我会骂死你。”
在别人看来,这个网友显然不是什么咨询师。如果真是,那么也是一个应该被开除的心理咨询师。然而,即便这么明显无理的话,也严重影响了阿娜,她怯生生地问这个网友:“为什么?”
显然,这个网友的投射获得了成功。
其实,阿娜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工作,就可以摆出这个网友的投射了。我对她说,这个网友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中,有一个“内在的中毒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受伤小孩”。现在,她这样训斥阿娜,其实就是以“内在的中毒父母”自居,而将“内在的受伤小孩”投射给阿娜了。这个道理很简单,阿娜明白这一点后,立即就可以笑对这个网友的无理攻击了。
这就是投射不认同。你有投射的自由,而我有不认同的自由。这样一来,我就不再为你的投射所影响。假若阿娜很生气,并要求这个网友收回她的投射,那么就仍然是在受她的影响,投射与认同的游戏还是会进行下去。现在,阿娜的心灵好像多了一双眼睛,可以跳出来,旁观地看这个网友的独自表演,于是投射就成了那个网友的一个人的游戏,她自然就玩不下去了。
——————————————————
自爱=“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
心理咨询中,心理医生要通过缜密的工作,改变了来访者一些关键的不良的投射与认同机制。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通过与无数人的互动,逐渐改变着自己的一些投射与认同的方式,同时也会逐渐获得一些新的方式,而内在的关系模式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生改变。
运气好的话,我们会遇到一些温暖的过客,他们的温和、爱与宽容可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令我们的内心发生改变。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我们甚至可能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童年时建立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他们不仅促进了我们的“内在的小孩”的成长,还会改变我们的“内在的父母”,最终令我们学会自爱。
运气不好的话,我们会遇到很多残酷的过客,他们的冰冷、恨与苛刻也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令我们内在的关系模式向糟糕的方向发展。
若想少受到那些残酷的过客的不良影响,我们须养成一个意识:在关系中受伤的时候,适当从关系中跳出来一下,用那双旁观的心灵之眼审视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若有了这样一双心灵之眼,你会发现,很多词汇都需要重构。
譬如自爱,在上周的文章中,我已讲到,所谓的自爱,如果从内在的关系模式去看,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
同样,我们可以此类推,自信,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赞赏“内在的小孩”,而自立,就是“内在的父母”尊重“内在的小孩”的独立空间……
这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也是无比重要的关系。很多人会说,接受自己,爱自己。但是,假若“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冲突性恨强的话,这是并不容易做到的。所以,过于挑剔的父母,很难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自爱。
当然,做不到也是因为,我们常以为,自爱与自信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尝试就可以逐渐做到了,我们很少从关系的角度去审视这一点。
我们不仅要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看自己,也要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去看别人。假若我们学会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这世界上到处是假自信、假自爱和假自尊。
因为,有太多看似自信自爱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这其实暴露出了一个秘密,他们的强大的自我是伪装的,他们必须要把自己的强大建立在别人的弱小之上。他们内在的关系模式中,有一极——通常是“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另一极——通常是“内在的小孩”——过于弱小,这种非常不和谐的内在关系模式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冲突,令他们很不舒服。于是,他们会尽可能地向“内在的父母”认同,而将“内在的小孩”尽可能地投射到别人身上。由此,这些貌似强大的人,对周围人而言,其实是地狱。
心理医生切忌陷入投射认同的陷阱
意识到对方的投射,但是不认同,这一点在心理咨询中也非常重要。
所有的来访者,都势必会在心理咨询室中大玩投射的游戏,并很渴望心理医生按照他们所期望的而认同。
譬如,来访者经常会显得非常可怜,好像没有一点力气,这时很多心理医生会忍不住特别可怜他们,不自觉地为他们做很多事。看起来,心理医生是帮助了来访者,但其实对来访者有害无益。
因为,这是一个投射与认同的游戏。来访者的“可怜”是一种心理防御,他用这样的方式来逃避自己内心的一些问题或成长的责任。这时,假若心理医生选择了认同,并帮他完成一些他渴望的事情,那就相当于剥夺了他一次心灵成长的机会。
心理医生最好的做法也是多一双眼睛,能在必要时跳出咨询关系,从旁观的角度审视一下咨询室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须意识到来访者的投射但不认同,不去按照来访者的渴望去“帮”他。相反,可以把它拿出来与来访者讨论,把来访者本来处于潜意识层面的投射游戏给意识化。这样一来,来访者就可以清晰地认识清楚自己的问题,而好的改变也由此开始发生。
不过,很多时候,即便多了一双心灵之眼,心理医生仍然会忍不住去帮来访者做一些事情,满足来访者一些稍显过分的渴求。这也没关系,等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心理医生仍然可以把这一互动关系拿出来和来访者讨论,让自己和来访者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有无数已经习以为常的投射与认同的游戏,大多数这样的游戏没有什么问题,但势必有很多游戏存有问题。并且,心理问题越重的人,他的病态的投射与认同就越多。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医生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通过投射但不认同,帮助来访者斩断这些有问题的互动方式,并由此帮助他们改变自己有问题的内在的关系模式。
不过,在斩断有问题的互动方式时,心理医生切忌使用冷酷无情的方式。假若一个心理医生冷冰冰地告诉来访者,他经常是在装可怜,好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心理医生的同情。那么,这不会起到好的治疗效果。
更不能把问题投射给病人
当然,这不是最糟糕的心理医生。最糟糕的心理医生,是不自觉地进入了来访者那些富有攻击性的投射认同游戏,并认同他们糟糕的内在的父母,而对来访者的缺点大加挑剔。譬如,假若前面那位网友真是心理医生,并在咨询中扮演起阿娜的苛刻的妈妈,对问题丛生的阿娜进行大肆抨击,那么对阿娜这样的女孩可能是摧毁性的,因为她真的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并且不懂得逃避。
同样糟糕的心理医生,是把自己糟糕的内在关系模式带进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医生。很多心理医生自己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有问题,这没什么,因为每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都势必有程度不一的问题。关键是,他要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的关系模式的问题,并且能在相当的程度上控制自己不再咨询室中把这个关系模式强烈地投射到来访者身上,并诱惑来访者认同。
譬如,一个心理医生,他童年缺乏母爱,目前的生活中缺乏异性的爱,这导致他有一个“内在的饥渴的小男孩”。到了咨询室中,他有时会忍不住地想拥抱一些吸引他的异性来访者。这种渴望不是问题,关键是,他首先要意识到,这是自己的问题,然后控制住它,并找自己的同行或督导老师倾诉并寻求解决,但他决不能在咨询室中寻求解决,譬如主动去拥抱异性来访者。这样一来,即便没有进一步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他也是在向来访者索取,这就完全违反了心理咨询的职业设置—— 来访者给心理医生钱,而心理医生支付自己的职业劳动,譬如理解和接受、爱和心理分析……
喜欢嘲笑弱者的强人一定是假强者
最经典的例子是希特勒。小时候,他的父亲常把他打得死去活来,并且一边暴打他一边嘲笑他弱小、意志不坚强。这样一来,希特勒的内在的关系模式非常可怕,一极是 “暴虐的强大的老爸”,另一极是“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最终,希特勒意识上彻底认同了“暴虐的强大的老爸”,并将“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压抑到潜意识中。然而,“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并未消失,相反可能对他的影响会更大,它会时时跳出来,告诉希特勒,他曾经多么弱小多么没用。希特勒不能容忍这个“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影响自己,于是他将它先是投射到周围的人,接着投射到其他群体——如犹太人身上,最终将它投射到整个欧洲。
在与其他人、群体和国家的关系中,希特勒表现得无比坚定无比强大,同时拼命地攻击各种各样的“弱小者”。看上去,他好像是百分百的强人。然而,我们用我们的心灵之眼,从内在的关系这个角度审视一下就会知道,这其实只不过是他内心的病态的关系模式向外展现的结果而已,他以“暴虐的强大的老爸”自居,而将 “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了其他人、群体和国家之上。然而,这远不能表明他强大,相反表明他有无比脆弱无比自卑的一面。
希特勒是一个极端,然而,类似他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假若你遇到一个貌似强大的人,但你和他相处非常不舒服,他总是有意无意地用尽一切办法,显示他的坚强并令你感觉自己很渺小。那么,你可以推断,这个人和希特勒有类似之处,他正将他的“内在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你的身上。
我曾在论坛上与一个私企老板论战,他白手起家,历经难以想象的磨难,才有了成功的一天。这些磨难,令他心如铁石,对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和下岗工人大肆攻击。他的逻辑是,这些人如此脆弱,所以活该挣不到钱,也活该被强者瞧不起。
他的传奇般的磨难,令网上许多人对他心生崇拜,并赞同了他这种逻辑。但我知道,他之所以攻击那些弱者,其实是他特别惧怕自己会变成那样。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他,如果他变成了那样的弱者,没有谁——其实是没有亲人,尤其是最重要的亲人——会同情他,所以他绝对不能陷入那种境地。于是,他绝对排斥自己柔弱的一面,这最终变成,他绝对排斥所有的弱者。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这个私企老板招的大学毕业生,却多是无能之辈,常犯一些低级错误,最终被他嘲弄,然而他又很少开除他们。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他既然如此喜欢心如铁石,为什么不招一些同样心如铁石的员工,或者,起码心如铁石地把那些常犯低级错误的大学毕业生开除呢?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他和这些大学毕业生建立关系,正是为了将自己“内在的脆弱的小孩”投射到他们头上去。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他才能很好地以“内在的坚强的父亲”自居,而将自己胆怯、柔弱的一面投射到员工身上去。
每一个人际关系中都充满隐秘的投射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描绘说,自我实现者的一个人格特征是,一方面疾恶如仇,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脆弱又无比包容。这,才是真正的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我们应切记一点,真正的强者绝对不是那些从不怕疼而且总是无情地嘲笑别人的柔弱的人。真正的强者,应该是一方面坚强,另一方面又非常温和、非常富有包容性。
我们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不断与别人玩投射与认同的游戏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影响并改变别人,也被别人影响并改变。有时候,这个过程进行得如此隐秘,以至于我们很难发觉。
一次,我遇到一个女子,她很漂亮,旁边一个小女孩称赞她说:“姐姐,你好漂亮啊!”
这个女子温柔地抚摸了一下小女孩的头发,用很好听的声音对她说:“小妹妹,你也很漂亮啊!”
她说得看似很真诚,但接下来,她不经意但又极自然地补充了一句:“小妹妹,你脸上这里有一个雀斑啊!”
这句话令小女孩很受伤,她一声不吭地走开了。
这句不经意的话表明,这个女子内在的关系模式有一些问题。在与这个小女孩的关系中,她要在相貌上保持一个优势。那么,大致可以推测,在她内在的关系上,只怕她与一个重要的女性亲人——譬如姐姐或妹妹,也有可能是妈妈——存在着严重的竞争关系,令她无法坦然欣赏其他女子的优点,而总要有意无意地去打压对方。
假若不留意这个细节,这个女子看上去是很可人的,她不仅漂亮,并且非常会说话,能力也非常出色。然而,尽管她看上去会很用心地对待你,但你总会感觉她有一些说不出的东西会时不时刺痛你一下,这些说不出的东西,应该正是来自被她压抑的“内在的自卑的小女孩”。
我当时想,她指出小女孩脸上的雀斑,并非是有意的,而更可能是源自“内在的自卑的小女孩”的投射。
那个小女孩被这个投射给击中了,她认同了这个投射,于是很受伤。如果她能多一双心灵之眼,审视一下这个女子的内在关系,她会明白,这个投射首先反映的是这个女子内心的问题。如果明白了这一点,那么想必她能在相当的程度上避免自己的受伤,相反还可能对她生出一些同情,知道她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够和谐才忍不住这样做。
多一只心灵之眼,可以让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从一个伤害性的关系中脱身而出。
同样,我们在认识自己时,也应多一只心灵之眼,学会经常审视自己的内在关系,从这个角度上理解我们对其他人的态度。
譬如,这个女子,假若她能有这样一只心灵之眼,能审视一下她自己的内在的关系,她就能懂得,自己忍不住地指出那个小女孩脸上的一个雀斑,其实反映的是自己心灵深处的“雀斑”。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
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这叫认同。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是我们的内在的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所以,不必将关系中发生的事情简单地归到自己身上,或他身上。相反,我们应该多一只眼睛,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审视你和对方。
本栏目上周(http://blog.sina.com.cn/u/54764559010008rz)的文章,讲述了心灵成长的前三个定律,其中第三个定律讲到,我们所谓的人格是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即“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母”的关系。并且,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基本在6岁前形成。
那么,第四个定律就是,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我们与他人、社会乃至世界相处的基石。
简而言之就是,童年时,我们怎么与父母相处,长大后,我们就怎么与其他人相处。
不过,这个相处模式也有变数。某一时刻,在某个关系中,你会以“内在的父母”自居,而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对方身上,而在另一时刻,你或许以“内在的小孩”自居,而将“内在的父母”投射到对方身上。
并且,你在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向外投射的时候,关系的另一方,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这就是人际互动的主要方式。
这里所说的互动,不只是我们与其他人的言语的互动,还有来自潜意识的信息的互动。相对于意识层面的言语的互动,潜意识的互动更重要。
这也不只是我们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的互动,还包括我们通过书本、网络和电视等媒介与其他人的互动。
这也不只是我们与人的互动,还有我们与其他生灵乃至大自然的对话。
在这所有的互动中,内在的关系模式都是基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一直恒定不变。相反,与其他人、与社会和与自然的每一个互动都是机会,即促进你的心灵改变的机会。当然,这也常常蕴涵着风险,每一个互动都可能把你的心灵拉进黑暗。
如果只讨论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可概括为一句话,即,关系并非是两个人的事情,其实是两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的互动。
要认识这样的互动,我们就需要多一只眼睛,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跳出来,并从一个近乎旁观的视角审视一下你与他人的互动游戏。
他为什么甘于被同学羞辱
与人相处时,我们须意识到,我们面对着的那个人,并非是一个简单一致的人。其实,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关系,即这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
并且,这个人与你相处时,一定会玩投射的游戏。或者,他会把他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中的“内在的父母”投射给你。或者,他会把他的“内在的小孩”投射给你。
这几乎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应知道,一个人怎样面对自己,其实反映着这个人的内心。他怎样对待你,其实反映着他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相处模式。
前天,在一家餐馆吃饭时,餐馆的服务员和我聊起天来,她讲到,有两个男孩常来这个餐馆吃饭,男孩A一身名牌,显然家境很好,男孩B有些寒酸,显然家境一般。
不仅如此,男孩A还帅气、高大,而且学习成绩似乎更出色。总之,他似乎在各个方面都比B显得出色一些。
女服务员说,也因此,A趾高气扬,总是很无情地对待B,一会儿说,你怎么能用手吃比萨,简直就是原始人吗!一会儿又说,你怎么这么笨,吃饭的样子真是难看。最后,该结账了,A看似豪爽但其实很尖刻地说,我知道你很穷,当然是我结账了。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势利!”女服务员感慨道。
“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势利的家庭。”我对她解释说。
可以推测,A的家庭缺乏平等观念,他的父母和家人不仅瞧不起别人,他们在家中也会彼此制造压力,要是谁在某一方面不够“优秀”就会瞧不起谁。这就在A 心中形成了“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常瞧不起“不够优秀的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有了这样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后,A就会把它带到任何关系中,B只是被他选中的一个而已。
他先在家中习惯了被挑剔
甚至,A看似很在乎优秀不优秀,但其实,他很喜欢和B这样处处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因为只有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他才可以完美地把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出去。因为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他内心中会有许多冲突和不良情绪,必须宣泄出去,他才会感觉好一些。
同样,还可以看出,B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也大有问题。女服务员说,尽管不断遭受A的羞辱,但B一直笑嘻嘻的,好像没有什么不满。这可以推测,B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是赞同“优秀者”有资格羞辱“不优秀者”的。极可能,B的父母或家人经常拿B和别的孩子做比较,并且会斥责甚至羞辱达不到他们理想要求的B。这导致B和A一样,内心中也有一个“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和“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于是,当外在条件都胜自己一筹的A不断羞辱自己时,有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的B认为这是合理的,自己该被羞辱。
此外,还可以更进一步推测,当A遇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的羞辱时,他可能也会安之若素。至于B,他也会去羞辱不如自己的人。
然而,假若B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另外一回事,讲究相互尊重和平等,那么他就会不吃A那一套,会对A的羞辱加以还击。
用心理学的术语讲,A羞辱B,是投射,即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强加在B的头上。B接受了A的羞辱,是认同,更准确地说,这叫做投射性认同。但假若B不接受A的羞辱,这就叫做投射不认同。
投射与认同,这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
——————————————————
名词解释:投射与认同
我们常说,一个人怎么对待别人,其实是这个人的内心的反映。
这个道理,套用一个心理学术语,就是投射。
更细致的解释是,一个人的外部的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他的内心关系向外的展现。
譬如,假若一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是“挑剔的内在的父母”与“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那么,这个人的现实的人际关系,要么是他瞧不起别人,要么是他甘于被别人瞧不起。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就要明白,他挑剔你,其实并非是你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问题。他是把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到你身上了。
不过,接不接受他的投射,就是你的问题了。
在一个心理学论坛上,23的女孩阿娜写道:“很多人都摆出一副长者的姿态来教训我这个没事找事、顽固不化、不懂事的小孩子。”
这些摆出长者姿态的人来教训她,可以理解为,他们正在向她投射他们的一些东西。一般而言,他们投射给她的,就是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因为这些教训,阿娜很容易受到影响。别说教训了,甚至“一旦别人有一点表示出不满,我就有天塌下来的感觉”。
也就是说,这些人对她的投射,都成功了,都严重影响到了她。按照心理学的说法,就是她认同了这些人投射给她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那些人向她投射,是他们的事,而她认同这些投射,就是她自己的事。
她为什么这么容易认同这些投射,这么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呢?原来,她的父母一直就是这样对她的,他们几乎从来不夸她,而只是一味地挑剔她指责她甚至羞辱她。由此,她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和“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别人之所以那么容易把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她的头上,是因为她的内心中首先有了一个“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这种互动模式令阿娜非常痛苦,她渴望摆脱这种痛苦。那么,她可以给自己的心灵多一双眼睛,当别人再次动辄指责她时,她可以告诉自己,这些人其实是把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投射过来了。这不是她的问题,而是他们的问题。
譬如,就在这个心理论坛上,一个经常以专家口吻训斥别人的网友辱骂阿娜说:“没出息的臭丫头,要是你找我做心理咨询,我会骂死你。”
在别人看来,这个网友显然不是什么咨询师。如果真是,那么也是一个应该被开除的心理咨询师。然而,即便这么明显无理的话,也严重影响了阿娜,她怯生生地问这个网友:“为什么?”
显然,这个网友的投射获得了成功。
其实,阿娜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工作,就可以摆出这个网友的投射了。我对她说,这个网友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中,有一个“内在的中毒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受伤小孩”。现在,她这样训斥阿娜,其实就是以“内在的中毒父母”自居,而将“内在的受伤小孩”投射给阿娜了。这个道理很简单,阿娜明白这一点后,立即就可以笑对这个网友的无理攻击了。
这就是投射不认同。你有投射的自由,而我有不认同的自由。这样一来,我就不再为你的投射所影响。假若阿娜很生气,并要求这个网友收回她的投射,那么就仍然是在受她的影响,投射与认同的游戏还是会进行下去。现在,阿娜的心灵好像多了一双眼睛,可以跳出来,旁观地看这个网友的独自表演,于是投射就成了那个网友的一个人的游戏,她自然就玩不下去了。
——————————————————
自爱=“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
心理咨询中,心理医生要通过缜密的工作,改变了来访者一些关键的不良的投射与认同机制。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通过与无数人的互动,逐渐改变着自己的一些投射与认同的方式,同时也会逐渐获得一些新的方式,而内在的关系模式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生改变。
运气好的话,我们会遇到一些温暖的过客,他们的温和、爱与宽容可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令我们的内心发生改变。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我们甚至可能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童年时建立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他们不仅促进了我们的“内在的小孩”的成长,还会改变我们的“内在的父母”,最终令我们学会自爱。
运气不好的话,我们会遇到很多残酷的过客,他们的冰冷、恨与苛刻也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令我们内在的关系模式向糟糕的方向发展。
若想少受到那些残酷的过客的不良影响,我们须养成一个意识:在关系中受伤的时候,适当从关系中跳出来一下,用那双旁观的心灵之眼审视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若有了这样一双心灵之眼,你会发现,很多词汇都需要重构。
譬如自爱,在上周的文章中,我已讲到,所谓的自爱,如果从内在的关系模式去看,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
同样,我们可以此类推,自信,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赞赏“内在的小孩”,而自立,就是“内在的父母”尊重“内在的小孩”的独立空间……
这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也是无比重要的关系。很多人会说,接受自己,爱自己。但是,假若“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冲突性恨强的话,这是并不容易做到的。所以,过于挑剔的父母,很难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自爱。
当然,做不到也是因为,我们常以为,自爱与自信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尝试就可以逐渐做到了,我们很少从关系的角度去审视这一点。
我们不仅要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看自己,也要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去看别人。假若我们学会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这世界上到处是假自信、假自爱和假自尊。
因为,有太多看似自信自爱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这其实暴露出了一个秘密,他们的强大的自我是伪装的,他们必须要把自己的强大建立在别人的弱小之上。他们内在的关系模式中,有一极——通常是“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另一极——通常是“内在的小孩”——过于弱小,这种非常不和谐的内在关系模式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冲突,令他们很不舒服。于是,他们会尽可能地向“内在的父母”认同,而将“内在的小孩”尽可能地投射到别人身上。由此,这些貌似强大的人,对周围人而言,其实是地狱。
心理医生切忌陷入投射认同的陷阱
意识到对方的投射,但是不认同,这一点在心理咨询中也非常重要。
所有的来访者,都势必会在心理咨询室中大玩投射的游戏,并很渴望心理医生按照他们所期望的而认同。
譬如,来访者经常会显得非常可怜,好像没有一点力气,这时很多心理医生会忍不住特别可怜他们,不自觉地为他们做很多事。看起来,心理医生是帮助了来访者,但其实对来访者有害无益。
因为,这是一个投射与认同的游戏。来访者的“可怜”是一种心理防御,他用这样的方式来逃避自己内心的一些问题或成长的责任。这时,假若心理医生选择了认同,并帮他完成一些他渴望的事情,那就相当于剥夺了他一次心灵成长的机会。
心理医生最好的做法也是多一双眼睛,能在必要时跳出咨询关系,从旁观的角度审视一下咨询室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须意识到来访者的投射但不认同,不去按照来访者的渴望去“帮”他。相反,可以把它拿出来与来访者讨论,把来访者本来处于潜意识层面的投射游戏给意识化。这样一来,来访者就可以清晰地认识清楚自己的问题,而好的改变也由此开始发生。
不过,很多时候,即便多了一双心灵之眼,心理医生仍然会忍不住去帮来访者做一些事情,满足来访者一些稍显过分的渴求。这也没关系,等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心理医生仍然可以把这一互动关系拿出来和来访者讨论,让自己和来访者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有无数已经习以为常的投射与认同的游戏,大多数这样的游戏没有什么问题,但势必有很多游戏存有问题。并且,心理问题越重的人,他的病态的投射与认同就越多。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医生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通过投射但不认同,帮助来访者斩断这些有问题的互动方式,并由此帮助他们改变自己有问题的内在的关系模式。
不过,在斩断有问题的互动方式时,心理医生切忌使用冷酷无情的方式。假若一个心理医生冷冰冰地告诉来访者,他经常是在装可怜,好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心理医生的同情。那么,这不会起到好的治疗效果。
更不能把问题投射给病人
当然,这不是最糟糕的心理医生。最糟糕的心理医生,是不自觉地进入了来访者那些富有攻击性的投射认同游戏,并认同他们糟糕的内在的父母,而对来访者的缺点大加挑剔。譬如,假若前面那位网友真是心理医生,并在咨询中扮演起阿娜的苛刻的妈妈,对问题丛生的阿娜进行大肆抨击,那么对阿娜这样的女孩可能是摧毁性的,因为她真的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并且不懂得逃避。
同样糟糕的心理医生,是把自己糟糕的内在关系模式带进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医生。很多心理医生自己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有问题,这没什么,因为每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都势必有程度不一的问题。关键是,他要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的关系模式的问题,并且能在相当的程度上控制自己不再咨询室中把这个关系模式强烈地投射到来访者身上,并诱惑来访者认同。
譬如,一个心理医生,他童年缺乏母爱,目前的生活中缺乏异性的爱,这导致他有一个“内在的饥渴的小男孩”。到了咨询室中,他有时会忍不住地想拥抱一些吸引他的异性来访者。这种渴望不是问题,关键是,他首先要意识到,这是自己的问题,然后控制住它,并找自己的同行或督导老师倾诉并寻求解决,但他决不能在咨询室中寻求解决,譬如主动去拥抱异性来访者。这样一来,即便没有进一步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他也是在向来访者索取,这就完全违反了心理咨询的职业设置—— 来访者给心理医生钱,而心理医生支付自己的职业劳动,譬如理解和接受、爱和心理分析……
喜欢嘲笑弱者的强人一定是假强者
最经典的例子是希特勒。小时候,他的父亲常把他打得死去活来,并且一边暴打他一边嘲笑他弱小、意志不坚强。这样一来,希特勒的内在的关系模式非常可怕,一极是 “暴虐的强大的老爸”,另一极是“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最终,希特勒意识上彻底认同了“暴虐的强大的老爸”,并将“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压抑到潜意识中。然而,“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并未消失,相反可能对他的影响会更大,它会时时跳出来,告诉希特勒,他曾经多么弱小多么没用。希特勒不能容忍这个“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影响自己,于是他将它先是投射到周围的人,接着投射到其他群体——如犹太人身上,最终将它投射到整个欧洲。
在与其他人、群体和国家的关系中,希特勒表现得无比坚定无比强大,同时拼命地攻击各种各样的“弱小者”。看上去,他好像是百分百的强人。然而,我们用我们的心灵之眼,从内在的关系这个角度审视一下就会知道,这其实只不过是他内心的病态的关系模式向外展现的结果而已,他以“暴虐的强大的老爸”自居,而将 “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了其他人、群体和国家之上。然而,这远不能表明他强大,相反表明他有无比脆弱无比自卑的一面。
希特勒是一个极端,然而,类似他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假若你遇到一个貌似强大的人,但你和他相处非常不舒服,他总是有意无意地用尽一切办法,显示他的坚强并令你感觉自己很渺小。那么,你可以推断,这个人和希特勒有类似之处,他正将他的“内在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你的身上。
我曾在论坛上与一个私企老板论战,他白手起家,历经难以想象的磨难,才有了成功的一天。这些磨难,令他心如铁石,对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和下岗工人大肆攻击。他的逻辑是,这些人如此脆弱,所以活该挣不到钱,也活该被强者瞧不起。
他的传奇般的磨难,令网上许多人对他心生崇拜,并赞同了他这种逻辑。但我知道,他之所以攻击那些弱者,其实是他特别惧怕自己会变成那样。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他,如果他变成了那样的弱者,没有谁——其实是没有亲人,尤其是最重要的亲人——会同情他,所以他绝对不能陷入那种境地。于是,他绝对排斥自己柔弱的一面,这最终变成,他绝对排斥所有的弱者。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这个私企老板招的大学毕业生,却多是无能之辈,常犯一些低级错误,最终被他嘲弄,然而他又很少开除他们。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他既然如此喜欢心如铁石,为什么不招一些同样心如铁石的员工,或者,起码心如铁石地把那些常犯低级错误的大学毕业生开除呢?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他和这些大学毕业生建立关系,正是为了将自己“内在的脆弱的小孩”投射到他们头上去。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他才能很好地以“内在的坚强的父亲”自居,而将自己胆怯、柔弱的一面投射到员工身上去。
每一个人际关系中都充满隐秘的投射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描绘说,自我实现者的一个人格特征是,一方面疾恶如仇,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脆弱又无比包容。这,才是真正的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我们应切记一点,真正的强者绝对不是那些从不怕疼而且总是无情地嘲笑别人的柔弱的人。真正的强者,应该是一方面坚强,另一方面又非常温和、非常富有包容性。
我们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不断与别人玩投射与认同的游戏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影响并改变别人,也被别人影响并改变。有时候,这个过程进行得如此隐秘,以至于我们很难发觉。
一次,我遇到一个女子,她很漂亮,旁边一个小女孩称赞她说:“姐姐,你好漂亮啊!”
这个女子温柔地抚摸了一下小女孩的头发,用很好听的声音对她说:“小妹妹,你也很漂亮啊!”
她说得看似很真诚,但接下来,她不经意但又极自然地补充了一句:“小妹妹,你脸上这里有一个雀斑啊!”
这句话令小女孩很受伤,她一声不吭地走开了。
这句不经意的话表明,这个女子内在的关系模式有一些问题。在与这个小女孩的关系中,她要在相貌上保持一个优势。那么,大致可以推测,在她内在的关系上,只怕她与一个重要的女性亲人——譬如姐姐或妹妹,也有可能是妈妈——存在着严重的竞争关系,令她无法坦然欣赏其他女子的优点,而总要有意无意地去打压对方。
假若不留意这个细节,这个女子看上去是很可人的,她不仅漂亮,并且非常会说话,能力也非常出色。然而,尽管她看上去会很用心地对待你,但你总会感觉她有一些说不出的东西会时不时刺痛你一下,这些说不出的东西,应该正是来自被她压抑的“内在的自卑的小女孩”。
我当时想,她指出小女孩脸上的雀斑,并非是有意的,而更可能是源自“内在的自卑的小女孩”的投射。
那个小女孩被这个投射给击中了,她认同了这个投射,于是很受伤。如果她能多一双心灵之眼,审视一下这个女子的内在关系,她会明白,这个投射首先反映的是这个女子内心的问题。如果明白了这一点,那么想必她能在相当的程度上避免自己的受伤,相反还可能对她生出一些同情,知道她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够和谐才忍不住这样做。
多一只心灵之眼,可以让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从一个伤害性的关系中脱身而出。
同样,我们在认识自己时,也应多一只心灵之眼,学会经常审视自己的内在关系,从这个角度上理解我们对其他人的态度。
譬如,这个女子,假若她能有这样一只心灵之眼,能审视一下她自己的内在的关系,她就能懂得,自己忍不住地指出那个小女孩脸上的一个雀斑,其实反映的是自己心灵深处的“雀斑”。
转载: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一)
作者:武志红
不断收到读者来信,问什么是“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同时,也不断收到不少来信问一些关于心理成长的最基本的知识。
在思考怎么回答他们的问题时,我梳理出了关于心理成长的六条定律。
与定律相对应的,是破碎。所谓破碎,意思就是,如果我们的成长环境明显违背了这些定律,我们的心灵就会受伤,我们的生命感觉就会出现破碎。
定律一:成为自己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话来说,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为自己。
什么是自己,我们又怎样可以成为自己?
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是不是在做自己,这一点极为关键。
如果我们感觉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美好,我们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会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这些事情像是自毁或伤害别人,但其实我们不过是在用这些事情来唤醒自己的意志。
譬如,美国明星“小甜甜”布兰妮·斯皮尔斯,她在演唱事业上获得了极大成功,但是,这个成功不是她的意志的胜利,而是她妈妈林恩的意志的胜利。从两三岁开始,妈妈一直带着她转战美国各地,用尽各种办法为她谋取演唱的空间。为此,她没有了童年,只有13~15岁期间,过了两年女孩的普通生活,还有了初恋男友。但林恩为了在女儿身上实现自己的野心,迫使这个男孩离开了布兰妮。这只是布兰妮母女关系的一个缩影,其实布兰妮的妈妈在各个方面都想操控女儿的一切。
按照通常的观点,布兰妮的妈妈在教育布兰妮上是无比成功的,她用非凡的手腕和坚强的意志把女儿塑造成了超级明星。从布兰妮的角度看,妈妈这样的塑造似乎也是值得称道的,毕竟她是在妈妈的推动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然而,布兰妮的内心深处不这么看。譬如,在精神近乎崩溃的时候,布兰妮在一家疗养中心不断对别人说:“我是骗子!我是冒牌货!”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意思就是:你们在我身上看到的所谓成功不是我的,而是我妈妈的,她通过我的身体实现了她的梦想。这看似很好,但布兰妮的意志却被剥夺了,她远远没有成为自己,而只是妈妈的“自己”的延伸。
类似的例子还是迈克尔·杰克逊,他的名声、才华和影响力都胜过布兰妮。但是,他开始的成就也是父亲粗暴的塑造方式的结果。并且,和布兰妮一样,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他的童年被剥夺了,这是令他最耿耿于怀的事情。
后来,杰克逊对小男孩极其痴迷。这一点都不难于理解,他迷恋小男孩,是因为他自己不曾做过真正的小男孩。他和那些小男孩在一起,就好像得到了自己已经逝去的童年似的。
在爸爸的粗暴的意志控制下,杰克逊失去了童年。但他自己的意志渴望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于是,他迷恋男童。只是,当他把他的渴望强加在那些被他迷恋的小男孩身上时,他也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们身上,他是在剥夺这些小男孩的做自己的机会。
破碎一:我们被选择,被决定
人本主义心理学将自我实现视为最高价值。相应的,存在主义哲学也将“选择”视为最主要的命题。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存在与选择的关系就是,你选择,你才存在过。如果你总是被选择,那么你就是不曾活过。
但问题是,太多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一个哲学家称,一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别人的个人意志做较量的过程。别人会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自己同样也会这样做。
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名堂,最简单的说法是,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对此,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称,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的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著名的寓言小说《盔甲骑士》中,骑士对导师梅林说,他爱妻子和儿子,但梅林反问他:“你有没有把需要当作爱。”骑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爱”妻子和儿子,不管妻子和儿子需不需要,他都要去“爱”他们。其实,妻子和儿子只是骑士的爱的对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说,骑士只是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妻子和儿子身上罢了。难怪,妻子和儿子都对他的爱没什么反应,因为这种爱其实是伤害。
不过,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听上去很动听,有一些伟大的味道。然而,这样做的另一面,意味着你必须为你的决定负责,如果选择错了,你受伤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很多人惧怕这一点,于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意志,宁愿被别人决定。
由此,他们自己阻断了自我实现之路。
定律二: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我们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最容易遭遇到的第一个挫折,多来自父母等重要的亲人。父母最容易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但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就压制孩子成为自己的努力。
父母们之所以喜欢这样做,常常是因为抱有一个传统的观点——孩子是一张白纸。按照这个观点,孩子被认为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就是纯粹的空白,我们怎么塑造怎么教育,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反对这一看法,她认为,孩子决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因为,那些敏感期只有一个大概的规律,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精确的时间表,也就无法主动地操控,而只能由孩子的自发行为去发现,孩子目前正处于什么敏感期。
很多幼儿教育学家支持蒙特梭利的这一说法,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孩子6岁前有许多心灵发育的敏感期,譬如追求完美、音乐、数学等等都有一个敏感期。处于特定敏感期的孩子,会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有了匪夷所思的执着,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自发地重复去做这些事。如果这些事在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操作和训练,这个孩子的特定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这一特定能力就会遭到难以逆转的损害,以后要花极大的力气才能部分弥补。
蒙特梭利认为,这就是精神胚胎指引的结果。源自精神胚胎的声音告诉孩子,他需要做什么。从这一角度而言,孩子的每一个自发的行为,其实都反映了精神胚胎成长的需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按照这一观点,罗杰斯的“成为自己”的“自己”并不是纯粹是一个人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因为按照罗杰斯的这一观点,自己一开始好像也是空的,而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我们一开始就不是空,一开始我们就有一个无比重要的精神胚胎。
更关键的是,6岁前的经历决定了精神胚胎的发育程度。仿佛是,精神胚胎在6岁前基本发育成型了。假若在6岁前,父母一直忙于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没有发育的机会。于是,这个孩子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国内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女士说,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创造力的人。
破碎二:精神胚胎被压制
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精神胚胎得以发育的唯一途径。
然而,因为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大人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并压制孩子的选择空间。由此,破碎很容易产生。
孙瑞雪称,依照她的观察,所谓的多动症,其实大多数都是孩子的精神胚胎被严重压制的结果。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他的重要抚养者中一定是不断有人对他说,你不能这样做,也不能那样做,你必须听我的。于是,这个孩子的许多源自精神胚胎的自发行为都被打断了,他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但是,源自精神胚胎的那些需要还是要表达自己的声音。假若100个敏感期的需要都被压制了,那么这100个需要都渴望表达,甚至是同一时间的表达。于是,一个多动症的孩子,给人的印象是,他好像在同一时间渴望做许多件事情,但因为太多的渴望了,他也不知道做什么好,于是什么都要做一点。
大人是怎样压制了孩子的自发的需要了,这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会拒绝接受一小块大饼,他一定要一个完整的。对于这种行为,大人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知道节约。其实,孩子这样做,是因为他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张整个的饼,是完美的,会满足他的精神胚胎发育的需要,而一块饼,是破损的,会让这个正追求完美的孩子感到不舒服。其实,他并不贪婪,假若你给他一张完整的、小小的饼干,他一样会心满意足。
所以,不要急着去评判孩子并塑造孩子,更不要急着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孩子头上。譬如,节俭不节俭这样的词汇,是不适合来衡量一个3岁的孩子的。你可以强行把一个3岁的孩子塑造成看似节俭的孩子,但这个孩子因而就失去了对完美的感受、渴望和追求。
定律三:关系胜于一切
情商比智商重要,这一点已成公论。那么,情商是什么?
其实,情商就是性格,就是人格,而人格就是我们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从这一点而言,父母不必太忙于给孩子灌输知识,因为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实际上远比这些知识重要。
假若父母能与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关系,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会在这个关系中,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长。
所以,父母应切记,他们与孩子的关系,才是压倒性的关键所在,至于他们想对孩子灌输的知识,其实是配角,甚至还是反角。
新精神分析流派、现代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个关系模式决定了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乃至与自己的相处方式。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起来会比较复杂,但可以用简单而形象的解释,那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也是在6岁前基本建立,所谓“内在的小孩”,其实就是孩子自己一方的角色的内化。所谓“内在的父母”,则是父母一方的角色的内化。内在的关系模式,基本也是童年时,孩子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现实关系的内化。
小标题:给予孩子爱,也要给予自由
由此可以看到,父母与孩子童年时的关系模式无比重要。衡量这个关系模式的质量有两点:爱和自由。
通过对定律一和定律二的探讨,我们已经知道,自由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因为自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获得发育,自由也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允许并被鼓励走向自我实现,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做起来并不难,就是,但孩子开始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既不要常替他完成,更不要经常限制他。譬如,当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家伙辛苦地爬向10米外的一个玩具时,大人不要因为觉得他很辛苦,就把那个玩具替他拿过来。更不要把他抱起来,带他去拿一个大人认为的更好的玩具。
给予孩子自由的同时,同等重要的是爱。
爱是什么?按照罗杰斯的定义,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那么,相反,假若我们做不到对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而急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就不是爱。
我们很容易急于给孩子建议和命令,这是因为,给建议和命令,远比理解容易。实际上,无数父母感受到,理解孩子,太难太难了。譬如,有多少父母能理解,一个3岁的孩子为什么非得要一张完整的大饼?
理解了,才能做到接受。谈到接受,罗杰斯认为,只有无条件的接受,才能令一个孩子感受到被爱。然而,无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做到什么,我才爱你。”
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会把注意力从内部转化到外部上来。原来,他是因为精神胚胎的召唤,才去爬10米远去拿一个玩具的。但现在,他不去拿拿个玩具,是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会令父母不高兴。这样一来,这个孩子就会失去对事情本身的原动力,一切行为都以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认可为目标。于是,他现在很容易被父母控制,等长大了,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
小标题:内心和谐,才有爱的能力
这个关系的平衡性也非常重要。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关系的两极——“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同等重要,假若关系中一极过分强大,而另一极过分虚弱,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若父母溺爱孩子,那么这个内在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就会过于虚弱,而“内在的小孩”会过分强大。现实生活中,实施溺爱的父母是为了孩子而存在。内在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就会沦为“内在的小孩”实现自己欲望或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简单而言,这个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
可想而知,正常人不会乐意和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人建立关系,因为这个人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即便他意识到这样做不好而想改变,也很艰难,因为内在的关系模式一旦建立,再想动大手术,是很艰难的。
因痴迷刘德华而闻名的杨丽娟就是这样的例子。她的父母极度溺爱她,结果导致她的“内在的父母”一极非常虚弱,而“内在的小孩”一极非常强大。于是,她在父母和媒体面前,都像是一个只知索取的孩子。她甚至对父亲的死,都缺乏正常人应有的哀伤。这不难理解,因为有她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的人,严重缺乏爱的能力。
爱,是我们用得最多的字之一。但什么是爱呢?爱就是自爱和爱别人。
按照客体关系的理论,会爱的人,得有一个平衡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自爱。“内在的小孩”爱“内在的父母”,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爱别人。
杨丽娟的内在的关系严重失衡,只有“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而没有“内在的小孩”尊重“内在的父母”,所以她也就没有爱父母和爱别人的能力。
相应的,杨丽娟的父亲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可能恰恰相反,也是严重失衡,但却是“内在的父母”极其强大,而“内在的小孩”却被严重忽视。于是,他成了一个能爱别人但不能自爱的人,这个逻辑发展到极点,就是他为了满足女儿的不合理的需求,而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他这种严重忽视自己的人格特征,在其他细节上也可以得到体现,譬如他去最好的朋友家里,也从不肯坐在沙发上,甚至连口水都不肯喝。
我们常讲关系的互补性,其实,这种互补性常隐藏着很大的问题。因为,所谓的关系互补性,常常是两个失衡的关系的相互弥补。譬如,杨丽娟和父亲杨勤骥的关系就是互补的,杨勤骥的“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杨丽娟的“内在的小孩”过于强大,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他们的关系反而是比较和谐的。但是,他们两个与正常人都无法相处,因为正常人既受不了杨丽娟的只知道索取,也受不了杨勤骥的从不肯索取。
小标题:孩子忍受不了分分合合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一些父母,既能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又尊重孩子的独立空间,他们本来是优秀的好父亲和好母亲。然而,因为一些现实的局限,或一些错误的观念,当孩子幼小时,他们不断与孩子分分合合,最终令孩子内在的关系模式极不稳定的关系模式,而这个孩子也因此成为一个无法与别人建立稳定关系的人。
一位男士,他无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既没有知己朋友,又没有恋人,而他回忆自己的童年,似乎一直是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且父母一直既爱他又从不过分干涉他的自由。
后来,在心理医生面前,他说他脑子里经常有一个画面:他从一辆轿车中奔入另一辆轿车。这个画面一出现,他会忍不住地忧伤。
经过自由联想,答案映现了出来。原来,他的父母事业都非常成功,并且他的亲戚也多是成功人士。他出生后,父母谁都不能天天守护他,又不愿意请保姆照料他,于是想了这样的一个办法:谁有时间,谁就照顾他,当没有时间时,就把他转给另一个亲人。因为他们家族普遍有钱,大家都有轿车,所以他小时候经常被亲人从一辆轿车里转到另一辆轿车里。亲人们对他普遍都很好,但是,一个幼小的孩子是无法承受不断地分分合合的,因为每一次分分合合给他带来的都是伤痛。因为这些分分合合,他小时候其实不敢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每次都是刚建立没多久就又断裂了,这对一个3岁前的孩子而言是难以忍受的伤痛。
有时,我们还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生下孩子后,年轻的父母太忙了,于是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时间宽松了,再把孩子接来与自己团聚,忙了,就再送走。这一样会对孩子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总是经历分分合合的孩子,长大后在对人的信任度上势必会出现问题。
破碎三:关系最容易伤人
我们最重要的生命诉求是成为自己,而最容易对这一根本性的生命诉求造成阻碍的,就是关系,尤其是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关系。
通过上述的描述,我们看到,父母与孩子的良好关系需要太多的因素:
第一,要有爱。没有爱,一个孩子可能根本就无法长大,他甚至都不会产生活下去的愿望。一些残酷的研究发现,如果没有皮肤的接触,婴儿的夭折率高得可怕,即便生存了下来,他们的智商和情商都会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
第二,要有自由。没有自由,一个孩子就会成为抚养者的意志的延伸,他会觉得自己好像不是自己。
第三,关系要平衡。我们常喊“一切都为了孩子”这样的口号,其实这样的口号是极其糟糕的。假若我们真这么做,那么所有的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都将是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们都将丧失爱的能力。真正的好的关系模式是,父母自爱,同时爱孩子,于是也教给孩子自爱并爱别人。
第四,关系要稳定。爱情中,一个不稳定的关系会给一个成年人造成极大的伤害。童年时,这个伤害会更重。
这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一个孩子就会受伤,他就难以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好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来,他的人格就会存在一些缺憾,他的心灵成长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不断收到读者来信,问什么是“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同时,也不断收到不少来信问一些关于心理成长的最基本的知识。
在思考怎么回答他们的问题时,我梳理出了关于心理成长的六条定律。
与定律相对应的,是破碎。所谓破碎,意思就是,如果我们的成长环境明显违背了这些定律,我们的心灵就会受伤,我们的生命感觉就会出现破碎。
定律一:成为自己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话来说,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为自己。
什么是自己,我们又怎样可以成为自己?
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是不是在做自己,这一点极为关键。
如果我们感觉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美好,我们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会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这些事情像是自毁或伤害别人,但其实我们不过是在用这些事情来唤醒自己的意志。
譬如,美国明星“小甜甜”布兰妮·斯皮尔斯,她在演唱事业上获得了极大成功,但是,这个成功不是她的意志的胜利,而是她妈妈林恩的意志的胜利。从两三岁开始,妈妈一直带着她转战美国各地,用尽各种办法为她谋取演唱的空间。为此,她没有了童年,只有13~15岁期间,过了两年女孩的普通生活,还有了初恋男友。但林恩为了在女儿身上实现自己的野心,迫使这个男孩离开了布兰妮。这只是布兰妮母女关系的一个缩影,其实布兰妮的妈妈在各个方面都想操控女儿的一切。
按照通常的观点,布兰妮的妈妈在教育布兰妮上是无比成功的,她用非凡的手腕和坚强的意志把女儿塑造成了超级明星。从布兰妮的角度看,妈妈这样的塑造似乎也是值得称道的,毕竟她是在妈妈的推动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然而,布兰妮的内心深处不这么看。譬如,在精神近乎崩溃的时候,布兰妮在一家疗养中心不断对别人说:“我是骗子!我是冒牌货!”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意思就是:你们在我身上看到的所谓成功不是我的,而是我妈妈的,她通过我的身体实现了她的梦想。这看似很好,但布兰妮的意志却被剥夺了,她远远没有成为自己,而只是妈妈的“自己”的延伸。
类似的例子还是迈克尔·杰克逊,他的名声、才华和影响力都胜过布兰妮。但是,他开始的成就也是父亲粗暴的塑造方式的结果。并且,和布兰妮一样,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他的童年被剥夺了,这是令他最耿耿于怀的事情。
后来,杰克逊对小男孩极其痴迷。这一点都不难于理解,他迷恋小男孩,是因为他自己不曾做过真正的小男孩。他和那些小男孩在一起,就好像得到了自己已经逝去的童年似的。
在爸爸的粗暴的意志控制下,杰克逊失去了童年。但他自己的意志渴望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于是,他迷恋男童。只是,当他把他的渴望强加在那些被他迷恋的小男孩身上时,他也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们身上,他是在剥夺这些小男孩的做自己的机会。
破碎一:我们被选择,被决定
人本主义心理学将自我实现视为最高价值。相应的,存在主义哲学也将“选择”视为最主要的命题。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存在与选择的关系就是,你选择,你才存在过。如果你总是被选择,那么你就是不曾活过。
但问题是,太多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一个哲学家称,一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别人的个人意志做较量的过程。别人会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自己同样也会这样做。
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名堂,最简单的说法是,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对此,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称,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的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著名的寓言小说《盔甲骑士》中,骑士对导师梅林说,他爱妻子和儿子,但梅林反问他:“你有没有把需要当作爱。”骑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爱”妻子和儿子,不管妻子和儿子需不需要,他都要去“爱”他们。其实,妻子和儿子只是骑士的爱的对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说,骑士只是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妻子和儿子身上罢了。难怪,妻子和儿子都对他的爱没什么反应,因为这种爱其实是伤害。
不过,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听上去很动听,有一些伟大的味道。然而,这样做的另一面,意味着你必须为你的决定负责,如果选择错了,你受伤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很多人惧怕这一点,于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意志,宁愿被别人决定。
由此,他们自己阻断了自我实现之路。
定律二: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我们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最容易遭遇到的第一个挫折,多来自父母等重要的亲人。父母最容易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但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就压制孩子成为自己的努力。
父母们之所以喜欢这样做,常常是因为抱有一个传统的观点——孩子是一张白纸。按照这个观点,孩子被认为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就是纯粹的空白,我们怎么塑造怎么教育,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反对这一看法,她认为,孩子决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因为,那些敏感期只有一个大概的规律,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精确的时间表,也就无法主动地操控,而只能由孩子的自发行为去发现,孩子目前正处于什么敏感期。
很多幼儿教育学家支持蒙特梭利的这一说法,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孩子6岁前有许多心灵发育的敏感期,譬如追求完美、音乐、数学等等都有一个敏感期。处于特定敏感期的孩子,会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有了匪夷所思的执着,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自发地重复去做这些事。如果这些事在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操作和训练,这个孩子的特定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这一特定能力就会遭到难以逆转的损害,以后要花极大的力气才能部分弥补。
蒙特梭利认为,这就是精神胚胎指引的结果。源自精神胚胎的声音告诉孩子,他需要做什么。从这一角度而言,孩子的每一个自发的行为,其实都反映了精神胚胎成长的需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按照这一观点,罗杰斯的“成为自己”的“自己”并不是纯粹是一个人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因为按照罗杰斯的这一观点,自己一开始好像也是空的,而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我们一开始就不是空,一开始我们就有一个无比重要的精神胚胎。
更关键的是,6岁前的经历决定了精神胚胎的发育程度。仿佛是,精神胚胎在6岁前基本发育成型了。假若在6岁前,父母一直忙于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没有发育的机会。于是,这个孩子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国内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女士说,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创造力的人。
破碎二:精神胚胎被压制
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精神胚胎得以发育的唯一途径。
然而,因为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大人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并压制孩子的选择空间。由此,破碎很容易产生。
孙瑞雪称,依照她的观察,所谓的多动症,其实大多数都是孩子的精神胚胎被严重压制的结果。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他的重要抚养者中一定是不断有人对他说,你不能这样做,也不能那样做,你必须听我的。于是,这个孩子的许多源自精神胚胎的自发行为都被打断了,他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但是,源自精神胚胎的那些需要还是要表达自己的声音。假若100个敏感期的需要都被压制了,那么这100个需要都渴望表达,甚至是同一时间的表达。于是,一个多动症的孩子,给人的印象是,他好像在同一时间渴望做许多件事情,但因为太多的渴望了,他也不知道做什么好,于是什么都要做一点。
大人是怎样压制了孩子的自发的需要了,这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会拒绝接受一小块大饼,他一定要一个完整的。对于这种行为,大人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知道节约。其实,孩子这样做,是因为他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张整个的饼,是完美的,会满足他的精神胚胎发育的需要,而一块饼,是破损的,会让这个正追求完美的孩子感到不舒服。其实,他并不贪婪,假若你给他一张完整的、小小的饼干,他一样会心满意足。
所以,不要急着去评判孩子并塑造孩子,更不要急着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孩子头上。譬如,节俭不节俭这样的词汇,是不适合来衡量一个3岁的孩子的。你可以强行把一个3岁的孩子塑造成看似节俭的孩子,但这个孩子因而就失去了对完美的感受、渴望和追求。
定律三:关系胜于一切
情商比智商重要,这一点已成公论。那么,情商是什么?
其实,情商就是性格,就是人格,而人格就是我们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从这一点而言,父母不必太忙于给孩子灌输知识,因为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实际上远比这些知识重要。
假若父母能与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关系,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会在这个关系中,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长。
所以,父母应切记,他们与孩子的关系,才是压倒性的关键所在,至于他们想对孩子灌输的知识,其实是配角,甚至还是反角。
新精神分析流派、现代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个关系模式决定了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乃至与自己的相处方式。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起来会比较复杂,但可以用简单而形象的解释,那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也是在6岁前基本建立,所谓“内在的小孩”,其实就是孩子自己一方的角色的内化。所谓“内在的父母”,则是父母一方的角色的内化。内在的关系模式,基本也是童年时,孩子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现实关系的内化。
小标题:给予孩子爱,也要给予自由
由此可以看到,父母与孩子童年时的关系模式无比重要。衡量这个关系模式的质量有两点:爱和自由。
通过对定律一和定律二的探讨,我们已经知道,自由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因为自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获得发育,自由也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允许并被鼓励走向自我实现,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做起来并不难,就是,但孩子开始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既不要常替他完成,更不要经常限制他。譬如,当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家伙辛苦地爬向10米外的一个玩具时,大人不要因为觉得他很辛苦,就把那个玩具替他拿过来。更不要把他抱起来,带他去拿一个大人认为的更好的玩具。
给予孩子自由的同时,同等重要的是爱。
爱是什么?按照罗杰斯的定义,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那么,相反,假若我们做不到对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而急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就不是爱。
我们很容易急于给孩子建议和命令,这是因为,给建议和命令,远比理解容易。实际上,无数父母感受到,理解孩子,太难太难了。譬如,有多少父母能理解,一个3岁的孩子为什么非得要一张完整的大饼?
理解了,才能做到接受。谈到接受,罗杰斯认为,只有无条件的接受,才能令一个孩子感受到被爱。然而,无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做到什么,我才爱你。”
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会把注意力从内部转化到外部上来。原来,他是因为精神胚胎的召唤,才去爬10米远去拿一个玩具的。但现在,他不去拿拿个玩具,是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会令父母不高兴。这样一来,这个孩子就会失去对事情本身的原动力,一切行为都以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认可为目标。于是,他现在很容易被父母控制,等长大了,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
小标题:内心和谐,才有爱的能力
这个关系的平衡性也非常重要。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关系的两极——“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同等重要,假若关系中一极过分强大,而另一极过分虚弱,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若父母溺爱孩子,那么这个内在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就会过于虚弱,而“内在的小孩”会过分强大。现实生活中,实施溺爱的父母是为了孩子而存在。内在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就会沦为“内在的小孩”实现自己欲望或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简单而言,这个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
可想而知,正常人不会乐意和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人建立关系,因为这个人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即便他意识到这样做不好而想改变,也很艰难,因为内在的关系模式一旦建立,再想动大手术,是很艰难的。
因痴迷刘德华而闻名的杨丽娟就是这样的例子。她的父母极度溺爱她,结果导致她的“内在的父母”一极非常虚弱,而“内在的小孩”一极非常强大。于是,她在父母和媒体面前,都像是一个只知索取的孩子。她甚至对父亲的死,都缺乏正常人应有的哀伤。这不难理解,因为有她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的人,严重缺乏爱的能力。
爱,是我们用得最多的字之一。但什么是爱呢?爱就是自爱和爱别人。
按照客体关系的理论,会爱的人,得有一个平衡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自爱。“内在的小孩”爱“内在的父母”,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爱别人。
杨丽娟的内在的关系严重失衡,只有“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而没有“内在的小孩”尊重“内在的父母”,所以她也就没有爱父母和爱别人的能力。
相应的,杨丽娟的父亲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可能恰恰相反,也是严重失衡,但却是“内在的父母”极其强大,而“内在的小孩”却被严重忽视。于是,他成了一个能爱别人但不能自爱的人,这个逻辑发展到极点,就是他为了满足女儿的不合理的需求,而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他这种严重忽视自己的人格特征,在其他细节上也可以得到体现,譬如他去最好的朋友家里,也从不肯坐在沙发上,甚至连口水都不肯喝。
我们常讲关系的互补性,其实,这种互补性常隐藏着很大的问题。因为,所谓的关系互补性,常常是两个失衡的关系的相互弥补。譬如,杨丽娟和父亲杨勤骥的关系就是互补的,杨勤骥的“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杨丽娟的“内在的小孩”过于强大,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他们的关系反而是比较和谐的。但是,他们两个与正常人都无法相处,因为正常人既受不了杨丽娟的只知道索取,也受不了杨勤骥的从不肯索取。
小标题:孩子忍受不了分分合合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一些父母,既能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又尊重孩子的独立空间,他们本来是优秀的好父亲和好母亲。然而,因为一些现实的局限,或一些错误的观念,当孩子幼小时,他们不断与孩子分分合合,最终令孩子内在的关系模式极不稳定的关系模式,而这个孩子也因此成为一个无法与别人建立稳定关系的人。
一位男士,他无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既没有知己朋友,又没有恋人,而他回忆自己的童年,似乎一直是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且父母一直既爱他又从不过分干涉他的自由。
后来,在心理医生面前,他说他脑子里经常有一个画面:他从一辆轿车中奔入另一辆轿车。这个画面一出现,他会忍不住地忧伤。
经过自由联想,答案映现了出来。原来,他的父母事业都非常成功,并且他的亲戚也多是成功人士。他出生后,父母谁都不能天天守护他,又不愿意请保姆照料他,于是想了这样的一个办法:谁有时间,谁就照顾他,当没有时间时,就把他转给另一个亲人。因为他们家族普遍有钱,大家都有轿车,所以他小时候经常被亲人从一辆轿车里转到另一辆轿车里。亲人们对他普遍都很好,但是,一个幼小的孩子是无法承受不断地分分合合的,因为每一次分分合合给他带来的都是伤痛。因为这些分分合合,他小时候其实不敢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每次都是刚建立没多久就又断裂了,这对一个3岁前的孩子而言是难以忍受的伤痛。
有时,我们还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生下孩子后,年轻的父母太忙了,于是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时间宽松了,再把孩子接来与自己团聚,忙了,就再送走。这一样会对孩子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总是经历分分合合的孩子,长大后在对人的信任度上势必会出现问题。
破碎三:关系最容易伤人
我们最重要的生命诉求是成为自己,而最容易对这一根本性的生命诉求造成阻碍的,就是关系,尤其是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关系。
通过上述的描述,我们看到,父母与孩子的良好关系需要太多的因素:
第一,要有爱。没有爱,一个孩子可能根本就无法长大,他甚至都不会产生活下去的愿望。一些残酷的研究发现,如果没有皮肤的接触,婴儿的夭折率高得可怕,即便生存了下来,他们的智商和情商都会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
第二,要有自由。没有自由,一个孩子就会成为抚养者的意志的延伸,他会觉得自己好像不是自己。
第三,关系要平衡。我们常喊“一切都为了孩子”这样的口号,其实这样的口号是极其糟糕的。假若我们真这么做,那么所有的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都将是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们都将丧失爱的能力。真正的好的关系模式是,父母自爱,同时爱孩子,于是也教给孩子自爱并爱别人。
第四,关系要稳定。爱情中,一个不稳定的关系会给一个成年人造成极大的伤害。童年时,这个伤害会更重。
这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一个孩子就会受伤,他就难以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好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来,他的人格就会存在一些缺憾,他的心灵成长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Monday, February 22, 2010
Preschool Visit
带Aiden参观了一个preschool,让他在那里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总的说来,不如在家里、或者经常去的park,或者CDM这些地方放得开。做事情比较谨慎,但是还是比较勇敢。没有拉着妈妈不放手、或者是一定要妈妈在身边的行为。妈妈站在远远的地方,Aiden自顾自的找玩具玩,学骑车、推小车,不时的抬头看看远处妈妈。可能多少有点不放心妈妈还在不在。
这个preschool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活泼、有教养,没有很aggressive的小孩。妈妈跟一个2岁多的小女孩聊天,她说话很清楚,表达意思很明确,而且很有礼貌。妈妈给小女孩用橡皮泥做了一个小飞机,她很高兴的说“thank you”,然后就跟妈妈当上朋友了。
另外一个感受就是,语言障碍还是有的,Aiden不太听得懂别的孩子都在叫什么,对周围事物比较alert的样子。
这个preschool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活泼、有教养,没有很aggressive的小孩。妈妈跟一个2岁多的小女孩聊天,她说话很清楚,表达意思很明确,而且很有礼貌。妈妈给小女孩用橡皮泥做了一个小飞机,她很高兴的说“thank you”,然后就跟妈妈当上朋友了。
另外一个感受就是,语言障碍还是有的,Aiden不太听得懂别的孩子都在叫什么,对周围事物比较alert的样子。
Friday, February 19, 2010
Visit了3个Preschool
看了3个Preschool,今天看到一个最喜欢的。
- 老师热情、平均在那里工作了10年以上
- 小孩子们都很开朗、有教养,而且都很聪明。有个三岁的小女孩画的art超级好,太不可思议了
- 有一套自己的education philosophy,并且很对我的胃口
- 老师学生比例比较低,1:4-5
- 人性化的教育,不push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给与不同的教育。介绍的老师讲有个孩子2岁就会read,然后老师就教他读很多东西。他们在kindergarten前提倡给孩子读3000本书
- 非常鼓励individual thinking和take care of his/herself
Thursday, February 18, 2010
最近的进步
爸爸回来这几天进步是很快的。主要表现在喜欢记忆抽象的符号。
首先是英文大写字母新认识了很多,而且特别喜欢学习认字母。不管是在玩具上,还是跟爸爸妈妈做游戏的时候,都喜欢找字母认。现在能认识ABCDF IJKMO PQSUV WXYZ共19个,其中V和Y有时间会混淆。最喜欢玩的游戏是“W逃跑了”和“画一个xxx(字母)”。爸爸回来也就几天,好像也没有特别的教,就是跟着玩具玩、做着游戏就自己会了。
其次是对形状有较清楚的认识了,比如:三角形/triangle,正方形/square,五角星/star。
最后是认车的标示。奔驰车的标志爸爸画了一次,第二天问得时候还记得。
对某些诗句有模糊的认识,提到moon的时候,有时间会自己冒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剩下的就是快乐,学会新东西带来的无以伦比的快乐。爸爸一向是不像妈妈这么表扬挂在嘴边的,昨天说“我都羡慕Aiden的记忆力了”。
对于教Aiden东西,妈妈是一种非常放羊的态度。Aiden喜欢啥,就告诉他啥,不喜欢的东西从不逼他。任何东西如果try了3次还记不住,妈妈就不教了。比如Aiden就不喜欢三字经。Aiden喜欢玩沙,妈妈就给Aiden买了个sand table,虽然外公外婆意见很大,因为搞得很脏,呵呵。
快乐,是比学会什么知识更重要的事情。
首先是英文大写字母新认识了很多,而且特别喜欢学习认字母。不管是在玩具上,还是跟爸爸妈妈做游戏的时候,都喜欢找字母认。现在能认识ABCDF IJKMO PQSUV WXYZ共19个,其中V和Y有时间会混淆。最喜欢玩的游戏是“W逃跑了”和“画一个xxx(字母)”。爸爸回来也就几天,好像也没有特别的教,就是跟着玩具玩、做着游戏就自己会了。
其次是对形状有较清楚的认识了,比如:三角形/triangle,正方形/square,五角星/star。
最后是认车的标示。奔驰车的标志爸爸画了一次,第二天问得时候还记得。
对某些诗句有模糊的认识,提到moon的时候,有时间会自己冒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剩下的就是快乐,学会新东西带来的无以伦比的快乐。爸爸一向是不像妈妈这么表扬挂在嘴边的,昨天说“我都羡慕Aiden的记忆力了”。
对于教Aiden东西,妈妈是一种非常放羊的态度。Aiden喜欢啥,就告诉他啥,不喜欢的东西从不逼他。任何东西如果try了3次还记不住,妈妈就不教了。比如Aiden就不喜欢三字经。Aiden喜欢玩沙,妈妈就给Aiden买了个sand table,虽然外公外婆意见很大,因为搞得很脏,呵呵。
快乐,是比学会什么知识更重要的事情。
Wednesday, February 17, 2010
哲学家的话
前几天Gymboree似乎教“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了。还是因为中国春节的原因。但是这次Aiden学错了,于是有这么一段对话如下。
妈妈:没妈的孩子像啥?
Aiden:割草机
妈妈:(!@#$%!!!)那,有妈的孩子像啥呢?
Aiden:面包机
……
Aiden怕我没明白,又一本正经的重复了一遍:没妈的孩子像割草机,有妈的孩子像面包机。
后来想想还挺有哲理的,没妈的孩子大约当童工去了,天天给人割草,有妈的孩子大约就像天线宝宝一样,天天做“宝宝烤面包”吃。
妈妈:没妈的孩子像啥?
Aiden:割草机
妈妈:(!@#$%!!!)那,有妈的孩子像啥呢?
Aiden:面包机
……
Aiden怕我没明白,又一本正经的重复了一遍:没妈的孩子像割草机,有妈的孩子像面包机。
后来想想还挺有哲理的,没妈的孩子大约当童工去了,天天给人割草,有妈的孩子大约就像天线宝宝一样,天天做“宝宝烤面包”吃。
Tuesday, February 16, 2010
Mr. Popular
去段伯伯家和刘阿姨家里Party,Aiden很开心,见到了很多大哥哥大姐姐。
刚到的时候,Aiden比较谨慎,拉着妈妈的手,到处看。在段伯伯家的大后院看到了蒲公英,高兴得直蹦。问妈妈:“这里是公园么”?妈妈说“不是啊,这里是段伯伯家”。Aiden又说“段伯伯家好漂亮啊”。
过了一会儿,Aiden见到了漂亮的刘阿姨,刘阿姨跟他玩peekaboo,Aiden可高兴了。从此以后就缠上刘阿姨了,围着刘阿姨极尽拍马屁之能事。后来又见到了刘阿姨的女儿Annika姐姐,然后就念叨着Annika姐姐然后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追了一晚上。Annika姐姐带Aiden在自己房间玩了Rainbow灯,Aiden学会一个新的单词:“rainbow”。
这一晚上玩的很开心,到处吸引大家注意力,跟大家做游戏,呵呵的笑。临走的时候,还要kiss刘阿姨和Annika姐姐。刘阿姨开玩笑说Aiden是今天晚上的“Mr.Popular”。
刚到的时候,Aiden比较谨慎,拉着妈妈的手,到处看。在段伯伯家的大后院看到了蒲公英,高兴得直蹦。问妈妈:“这里是公园么”?妈妈说“不是啊,这里是段伯伯家”。Aiden又说“段伯伯家好漂亮啊”。
过了一会儿,Aiden见到了漂亮的刘阿姨,刘阿姨跟他玩peekaboo,Aiden可高兴了。从此以后就缠上刘阿姨了,围着刘阿姨极尽拍马屁之能事。后来又见到了刘阿姨的女儿Annika姐姐,然后就念叨着Annika姐姐然后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追了一晚上。Annika姐姐带Aiden在自己房间玩了Rainbow灯,Aiden学会一个新的单词:“rainbow”。
这一晚上玩的很开心,到处吸引大家注意力,跟大家做游戏,呵呵的笑。临走的时候,还要kiss刘阿姨和Annika姐姐。刘阿姨开玩笑说Aiden是今天晚上的“Mr.Popular”。
Thursday, February 11, 2010
Wednesday, February 10, 2010
Aiden的记忆力
今天这个事情太震惊了,一定要记录一下。
因为周末是中国新年,Gymboree老师今天唱得都是中国的儿歌。
其中有一首是“哈巴狗”,这个Aiden会,就是加上了调子。
还有一首是“卖报歌”,这个我们没有人教过。Aiden回家以后,基本上能完整地给我唱/念一遍“(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到天明去卖报,一边走,一边唱,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括号里面的是要妈妈开个头)。外婆说老师大概唱了五、六遍的样子。
另外一首“找朋友”,妈妈也没有教过。Aiden跟老师学会了其中的一半“……,找到一个好朋友,行个礼,握握手,(点点头,笑嘻嘻),我们都是好朋友”。
Aiden对于中文的记忆力太强了,一段话听个几遍就差不多能记下来了。英文还做不到这样子,大概还不理解内容。
亲亲妈妈
妈妈早上又赖床了。Aiden跑进来叫我起床,我说:妈妈不起,除非你亲亲妈妈。Aiden爬过来跟我脸贴脸,算是亲过了:“宝宝亲亲了,妈妈起床。”末了还嘀咕了一句,妈妈没听清楚,好像是“我们说好的”。
把Aiden和外婆drop到Park,妈妈离开的时候,Aiden给妈妈飞吻了。一边飞吻还一脸迷人的笑容。
这个sweet heart,呵呵。
把Aiden和外婆drop到Park,妈妈离开的时候,Aiden给妈妈飞吻了。一边飞吻还一脸迷人的笑容。
这个sweet heart,呵呵。
Tuesday, February 9, 2010
原来嘴甜是有目的的
今天早上Aiden出现在妈妈的床前叫妈妈起床的话是:新年好,新年好,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一定是外婆教的。各位这个周末要见到Aiden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要小心Aiden啰,呵呵。
一定是外婆教的。各位这个周末要见到Aiden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要小心Aiden啰,呵呵。
Monday, February 8, 2010
甜得发腻的小嘴
早上在床上,Aiden已经爬过来了,得意地拿着果汁机的一个零件:“妈妈快看,宝宝拿了个打汁机的盒盒,你喜不喜欢啊?”妈妈还想偷懒咪一下,咕噜了一声“喜欢”,没动作。Aiden见妈妈还没有起来的意思,又把我放在床头的车钥匙放进去了,接着跟我说“宝宝把宝马车钥匙放进去了,妈妈,好不好看啊?”得,还是起床吧,否则这个小家伙没完了。
在公园把Aiden给drop了,准备去上班。Aiden有点意见。妈妈就跟他说:妈妈要去上班挣钱钱,好给鹏鹏买大car car。Aiden一下子来了兴致,说“宝宝也去上班班挣钱钱”。妈妈就问:“宝宝挣了钱钱干嘛呢”。Aiden说:“给妈妈”。妈妈又问,“除了妈妈还给谁呢”。Aiden说:“给爸爸,给奶奶,给狗狗,给Kevin,给大bus……”。
好家伙,这小嘴现在真是甜得跟抹了蜜一样。
在公园把Aiden给drop了,准备去上班。Aiden有点意见。妈妈就跟他说:妈妈要去上班挣钱钱,好给鹏鹏买大car car。Aiden一下子来了兴致,说“宝宝也去上班班挣钱钱”。妈妈就问:“宝宝挣了钱钱干嘛呢”。Aiden说:“给妈妈”。妈妈又问,“除了妈妈还给谁呢”。Aiden说:“给爸爸,给奶奶,给狗狗,给Kevin,给大bus……”。
好家伙,这小嘴现在真是甜得跟抹了蜜一样。
Sunday, February 7, 2010
得,改叫Mommy了
晚上带Aiden去target混时间。有个小朋友一个劲儿的叫Mommy,Aiden眼巴巴地看着人家,觉得很新鲜。
回家以后Aiden给Aiden洗澡换衣服,穿衣服的时候,Aiden说:那个小朋友叫Mommy呢。妈妈说,那你也叫妈妈Mommy好不好?Aiden得意坏了,一个劲儿的叫Mommy。这不,现在还没睡着呢,还在叫着呢。
回家以后Aiden给Aiden洗澡换衣服,穿衣服的时候,Aiden说:那个小朋友叫Mommy呢。妈妈说,那你也叫妈妈Mommy好不好?Aiden得意坏了,一个劲儿的叫Mommy。这不,现在还没睡着呢,还在叫着呢。
周日活动
周日一起来,照例是每天早上穿开裆裤的Potty Training。Aiden很乖,但是发生了一个搞笑事情。还是昨天门口那个WELCOME的垫子,外婆当时开着门在外面清理草坪,Aiden蹲在那个W上撒了一泡尿,对着外婆叫:快来看我撒尿尿给W吃了。声音之大,把妈妈从床上都震动起来了。
妈妈起床后带着Aiden去Rancho San Antonio Park,Aiden自己走,连续的完成了一个1 mile的trail的单程,还看到了农场里面的鸡、sheep、goat、pig等等。路上吃掉了一大碗肉、若干锅巴/米花糖、葡萄。往回走的路上妈妈推着Aiden跑S型,Aiden乐疯了。在这个S型跑动的过程中,Aiden大概明白了什么是left,什么是right,什么是左,什么是右。
回来出停车场,Aiden不停的告诉妈妈什么车是宝马,什么车是TOYOTA。车场没看到Audi,看样子下次要给Aiden介绍下HONDA是什么了。Audi看起来是美国不太流行的车。好像Aiden有点认识Mercedes-Benz,跟妈妈指了一下:“那里有辆奔驰车”。我想应该是外公外婆教过。
另外,认识形状了。自己跟着玩具学的。昨天跟我说了“triangle就是三角形”,今天又跟我说“正方形就是square”,呵呵。
妈妈起床后带着Aiden去Rancho San Antonio Park,Aiden自己走,连续的完成了一个1 mile的trail的单程,还看到了农场里面的鸡、sheep、goat、pig等等。路上吃掉了一大碗肉、若干锅巴/米花糖、葡萄。往回走的路上妈妈推着Aiden跑S型,Aiden乐疯了。在这个S型跑动的过程中,Aiden大概明白了什么是left,什么是right,什么是左,什么是右。
回来出停车场,Aiden不停的告诉妈妈什么车是宝马,什么车是TOYOTA。车场没看到Audi,看样子下次要给Aiden介绍下HONDA是什么了。Audi看起来是美国不太流行的车。好像Aiden有点认识Mercedes-Benz,跟妈妈指了一下:“那里有辆奔驰车”。我想应该是外公外婆教过。
另外,认识形状了。自己跟着玩具学的。昨天跟我说了“triangle就是三角形”,今天又跟我说“正方形就是square”,呵呵。
Saturday, February 6, 2010
又是一个巧合
中午Aiden在家门口玩垫子,就是进门前踏脚的那种。上面写着一个"WELCOME"。妈妈试图告诉Aiden写的是什么。可是妈妈刚说了WEL,Aiden就指着后面那个四个字母告诉妈妈:COME,还说了一遍C/O/M/E。
妈妈从来没有教过Aiden这个come的拼写和发音,外公外婆也不可能教,因为他们不会英语。妈妈当时都傻了,Aiden这是怎么知道的呢?又问了一遍,还说那个是“COME,C/O/M/E”。
过了一会儿,去玩了些别的东西,回来再问,就不说了。妈妈觉得可能是个巧合,可是Aiden真的太神奇了。
妈妈从来没有教过Aiden这个come的拼写和发音,外公外婆也不可能教,因为他们不会英语。妈妈当时都傻了,Aiden这是怎么知道的呢?又问了一遍,还说那个是“COME,C/O/M/E”。
过了一会儿,去玩了些别的东西,回来再问,就不说了。妈妈觉得可能是个巧合,可是Aiden真的太神奇了。
Thursday, February 4, 2010
有一只猫叫Kevin
有天Aiden在附近的街区转悠。突然有一只纯白的波斯猫跟Aiden对上眼了,就一直尾随Aiden。Aiden去哪里,那只猫去哪里。Aiden回家,那只猫就在家门口候着。那天天黑了,那只猫就一直待在我们家门口不走。
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小猫走了。到中午的时候,又在家附近转悠,大概在候着Aiden出去。妈妈担心是Aiden不小心把人家的猫给“拐”回来了,赶紧把小猫脖子上的Tag拿来看,然后打电话给主人。主人说他知道,他们家猫遇到喜欢的小孩子就会跟着走,但它晚上会回家,让我不要担心,不管那只猫就行了。猫猫的脖子上写着名字叫Kevin。
从那以后Aiden就肆无忌惮了,没事就跑到邻居那里去找Kevin。你要问Aiden“Kevin是谁啊”,他会告诉你“猫猫”。每天跟妈妈的对话里面开口闭口多了“Kevin如何如何”,“中午要抱Kevin跟宝宝睡觉,奶奶不让”,如此等等。Kevin倒也是喜欢Aiden,只要一看到Aiden就开始给他当跟班,大概隔着4、5米距离的样子一直跟着他。有时候还在家门口候着等。
这个事情实在有点神奇,记录一下。
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小猫走了。到中午的时候,又在家附近转悠,大概在候着Aiden出去。妈妈担心是Aiden不小心把人家的猫给“拐”回来了,赶紧把小猫脖子上的Tag拿来看,然后打电话给主人。主人说他知道,他们家猫遇到喜欢的小孩子就会跟着走,但它晚上会回家,让我不要担心,不管那只猫就行了。猫猫的脖子上写着名字叫Kevin。
从那以后Aiden就肆无忌惮了,没事就跑到邻居那里去找Kevin。你要问Aiden“Kevin是谁啊”,他会告诉你“猫猫”。每天跟妈妈的对话里面开口闭口多了“Kevin如何如何”,“中午要抱Kevin跟宝宝睡觉,奶奶不让”,如此等等。Kevin倒也是喜欢Aiden,只要一看到Aiden就开始给他当跟班,大概隔着4、5米距离的样子一直跟着他。有时候还在家门口候着等。
这个事情实在有点神奇,记录一下。
Wednesday, February 3, 2010
Aiden脑袋的Buffer
上次去黄玲叔叔家已经是一个多月前了。
今天去上音乐课,因为快春节了,老师教了很多中文歌曲,包括春天在哪里。晚上回来,妈妈给Aiden唱到“……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这句的时候,突然不知道出触发了Aiden哪根神经。Aiden跟我说“黄玲叔叔、黄玲叔叔家里有个小弟弟,小弟弟很小,还不会走路……”。
虽然说“黄玲”和“黄鹂”有点接近,可是这个黄玲叔叔家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了,这一个月里面从来没有提过这个事情。而且Aiden还惦记着人家有个小弟弟,还说人家不会走路。小孩子脑袋的buffer怎么就这么大呢。
今天去上音乐课,因为快春节了,老师教了很多中文歌曲,包括春天在哪里。晚上回来,妈妈给Aiden唱到“……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这句的时候,突然不知道出触发了Aiden哪根神经。Aiden跟我说“黄玲叔叔、黄玲叔叔家里有个小弟弟,小弟弟很小,还不会走路……”。
虽然说“黄玲”和“黄鹂”有点接近,可是这个黄玲叔叔家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了,这一个月里面从来没有提过这个事情。而且Aiden还惦记着人家有个小弟弟,还说人家不会走路。小孩子脑袋的buffer怎么就这么大呢。
会些英文字母了
一直没怎么教Aiden认字。前几个星期心血来潮,告诉他一些字母怎么读。学的很快,但是跟我们大人想象的不一样。不是从A开始一个个到Z的,最先学会的是W,然后是M,并且知道W倒过来就是M。接着学会了W附近的一些,UVWXYZ。再倒回来,爸爸在skype里面教会了A。当然要小家伙主动说A是不可能的,而是要告诉他:“你告诉妈妈这个字母是啥,然后妈妈给你画个W”。不管怎么样,W就是Aiden的最爱。现在又会了ABCD、F、H和S。会连着念ABCDEFG,但不知道是不是认识。
小孩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个玩,觉得好玩的东西都自己记住了。比如STOP这个标志,每次走在路上,Aiden帮我看STOP,每次都提前提醒我。而且甚至会“拼写”STOP,我每次说“S\T\O\P”的时候,Aiden就自己说STOP。
对认识数字似乎还没有兴趣。认字的书上都画几个小猫小狗什么的,Aiden一看到就被图片吸引了,而不是数字本身。但是也会说出些有意义的话:一只鸽子,那儿还有一只鸽子,有两只鸽子。最原始的1+1=2大概就从这里开始吧。
这个年龄的孩子,童趣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追后院的松鼠;去车库偷个榔头要把“割草机”打死(割草机太吵了);看到好吃的东西会说“Yummy一口”(妈妈教的是Yummy,那个“一口”是自己加的);吃到好吃的东西会说“真好吃真好吃”;见到邻居家的猫会打招呼“Hi, Keven!”;最近喜欢的口头禅是“M倒过来就是W,W倒过来就是M”,最好笑得是一边说一边把一个手举高一个手放低、脖子还歪到一边,做出自己要倒过来的样子;每天要讨好妈妈让妈妈给他看夏威夷的照片、看宝宝挖沙、看fire truck、flamingo、dog、Toyota、Audi、宝马和猫猫;似乎快要认识“奔驰”车的标志了;喜欢模仿英文单词。
Aiden个子不算小,又很聪明,说话很利索。在外面经常被当作2、3岁的孩子。
虽然Aiden会很多东西了,但妈妈总的说来不是个推妈,Aiden愿意学什么都让他自己学,不给他灌输太多的。任何东西,如果Aiden表示出兴趣,妈妈就多说几句;如果没兴趣,马上就停。Aiden有个特点,一旦学会的东西,就不愿意再重复了,比如最近就很不愿意说以前已经会的那些儿歌,而只有兴趣说一些自己发明和组织的语言。对于那些认东西的卡片,除了一些喜欢的东西、剩下的也懒得回答妈妈是什么(或者直接回答卡片背面是啥来表示对妈妈智力的鄙视)。
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妈妈希望Aiden继续做个Kawayi的baby,呵呵。
小孩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个玩,觉得好玩的东西都自己记住了。比如STOP这个标志,每次走在路上,Aiden帮我看STOP,每次都提前提醒我。而且甚至会“拼写”STOP,我每次说“S\T\O\P”的时候,Aiden就自己说STOP。
对认识数字似乎还没有兴趣。认字的书上都画几个小猫小狗什么的,Aiden一看到就被图片吸引了,而不是数字本身。但是也会说出些有意义的话:一只鸽子,那儿还有一只鸽子,有两只鸽子。最原始的1+1=2大概就从这里开始吧。
这个年龄的孩子,童趣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追后院的松鼠;去车库偷个榔头要把“割草机”打死(割草机太吵了);看到好吃的东西会说“Yummy一口”(妈妈教的是Yummy,那个“一口”是自己加的);吃到好吃的东西会说“真好吃真好吃”;见到邻居家的猫会打招呼“Hi, Keven!”;最近喜欢的口头禅是“M倒过来就是W,W倒过来就是M”,最好笑得是一边说一边把一个手举高一个手放低、脖子还歪到一边,做出自己要倒过来的样子;每天要讨好妈妈让妈妈给他看夏威夷的照片、看宝宝挖沙、看fire truck、flamingo、dog、Toyota、Audi、宝马和猫猫;似乎快要认识“奔驰”车的标志了;喜欢模仿英文单词。
Aiden个子不算小,又很聪明,说话很利索。在外面经常被当作2、3岁的孩子。
虽然Aiden会很多东西了,但妈妈总的说来不是个推妈,Aiden愿意学什么都让他自己学,不给他灌输太多的。任何东西,如果Aiden表示出兴趣,妈妈就多说几句;如果没兴趣,马上就停。Aiden有个特点,一旦学会的东西,就不愿意再重复了,比如最近就很不愿意说以前已经会的那些儿歌,而只有兴趣说一些自己发明和组织的语言。对于那些认东西的卡片,除了一些喜欢的东西、剩下的也懒得回答妈妈是什么(或者直接回答卡片背面是啥来表示对妈妈智力的鄙视)。
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妈妈希望Aiden继续做个Kawayi的baby,呵呵。
Subscribe to:
Posts (Atom)